-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 编辑:任红娟
- 时间:2025-08-06 20:31:23
“突发火灾时,要记得拿湿毛巾捂住口鼻,然后迅速弯腰扶墙逃生……”相信很多市民从小都是被这么教育防火逃生的。那么在遭遇火灾时,湿毛巾究竟能起到多大的防护作用?眼下随着家居生活环境不断变化,高分子材料使用越来越频繁,湿毛巾的防护作用还在吗?8月5日,南京消防在雨花台区铁心桥消防救援站专门开展真火烟气过滤模拟实验,看看湿毛巾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此次实验是通过放置一个上下分层的真火烟气过滤模拟装置,在中间隔离气孔位置,放置一条折叠了三次的棉质湿毛巾,模拟真火实验。同时,通过多功能空气质量传感器、温度传感装置、泵吸式有毒气体探测仪分别显示的数据来验证湿毛巾阻颗粒、降温度以及对于火场初期产生的一氧化碳等有毒烟气具有一定吸附过滤作用。
实验现场记者看到,消防员先是在下层放入燃烧的高分子材料。很快,燃烧物质不断释放黑色浓烟,可以看到实验装置下层逐渐变黑,同时,毛巾最底层也开始沾染上黑色颗粒。随着燃烧时长不断增加,记者在现场看到,温度传感装置显示,上层温度维持在40℃左右,而下层最高温度超过200℃。
与此同时,泵吸式有毒气体探测仪显示,上下层一氧化碳浓度都在不断升高。而空气质量传感器中,二氧化硫、硫化氢等能够溶于水的火场燃烧产生的其他有毒气体,下层浓度明显高于上层。随着燃烧物的殆尽,记者发现,毛巾对于一氧化碳的过滤效果非常有限,几乎不能起到非常明显的过滤效果,但对于二氧化硫、硫化氢等能够溶于水的火场燃烧产生的其他有毒气体确实能起到明显效果。
“从上述实验不难看出,湿毛巾对于火场自救是有一定的基础防护效果的,但效果非常有限。”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卢元启表示,如果火场环境不明,能见度低,有毒烟气浓,或者需要长距离穿越危险区域,仅仅使用湿毛巾是极其危险甚至致命的。但如果烟气较少、温度不高、相对安全,它可以作为等待救援或突出重围的临时防护,但如果为了找一块湿毛巾而耽误最佳时机,那就本末倒置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家门外燃起熊熊大火,浓烟四起,而屋内相对安全,此时切记不要贸然逃生,最好选择在空气相对流通较好的区域固守待援。
南京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市民,不神话湿毛巾的作用,但也绝不否定它的基础防护能力,永远记住,逃生自救,快速冷静最关键。火场瞬息万变,每一场火灾都不一样,真正的安全素养,是认清辅助工具的边界,在危险来临时做出最优选择。
通讯员 南消宣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王瑞 韦梦媛/文 施向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