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5:30,南京地铁5号线底站方家营站,各出入口已经打开,车站内灯火通明,不少市民前来拍照打卡。现代快报记者获悉,这比官宣的6:00开通提前了半个多小时。方家营站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是底站,为了保障沿线市民都能早早坐上首班车,便提前开门迎客了。随着5号线的全线贯通,一批特色车站惊艳亮相。由此,南京交通不仅更加四通八达,还新增了多个网红打卡点。
【首日体验】
提前半小时贯通运营,有人感叹没赶上首班车
“我到的时候车站卷帘门还没有拉开,去停个车再回来,卷帘门提前打开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下面列车呼呼飞驰的声音。”这让市民金先生忍不住感叹“怎么提前开通了,害我没赶上首班车”。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5号线贯穿南京主城南北向,沿线受益居民众多,贯通当天,各车站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前开通了。
5号线全线贯通当天,许多市民前来打卡。今年14岁的孙铭阳是一名地铁爱好者,从4岁起,几乎每条地铁新线开通,他都会第一时间乘车体验。当天,他和同学约好,一起从方家营站上车乘坐首班车。“今天5号线贯通,我很激动也很高兴,准备一直坐到终点站吉印大道站,中间虹桥、夫子庙等特色站点会下车去站厅看看。”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在孙铭阳和同学乘地铁体验的过程中,他们的家长一直默默陪在旁边。“虽然我也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喜欢地铁,但能有一个爱好我感觉挺好的,所以今天就早早陪他过来了。”家长说。
除了“铁粉”,不少上班族体验到了5号线带来的交通便捷。苏女士称,获悉5号线开通,她很激动,早上5点多就醒了。“我以前上班,要先坐公交210路到古平岗,再换乘地铁7号线到新城科技园站下,然后换乘公交61路到龙福山庄站,这样一趟下来要1小时20分钟左右。”如今5号线开通了,她在方家营站上车,到三山街站换乘1号线到安德门,不到1小时就能到单位。“我大概算了下,上班路上能节省半小时。”苏女士开心地说。
【特色车站】
明清砖铺路面现身夫子庙站,虹桥站抬头能见星空
贯通当天,5号线多个特色车站让打卡的乘客赞不绝口,纷纷留影。其中,夫子庙站因有明清砖铺路面展示最圈粉。
从夫子庙站台层上到站厅层,逐渐映入眼帘的是一组灯光装置。这处灯光装置造型有雨伞、蘑菇等形状,图案有荷塘、梅花、飞鸟、渔船等,尽显江南水乡气质。这组造型位于夫子庙站2号口闸机处,路过的乘客纷纷停下来拍照。除了江南元素,夫子庙站还彰显了悠久的历史。原来,夫子庙站在建设期间曾考古发掘出明清时期的砖铺道路路面,该路面的一部分在5号线站厅长期展出。这是南京地铁第一次在地铁站内展出地铁施工期间发掘的文物。这壮观的一幕让市民张先生忍不住感慨:“明清时期的砖铺道路路面,在现代的地铁车站里展示,这是古今交通格局的一次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见证着交通方式从‘慢节奏踱步’到‘高速度飞驰’的巨大飞跃。”
此外,虹桥站作为全线唯一的“无柱车站”,抬头就能看见星空,当天也十分吸睛。走进车站可以看到,站厅和站台没有一根立柱,无柱的设计打破了传统建筑空间的界限,使得站厅视觉上更加宽敞通透。而穹形星空顶的设计,让人仿佛置身童话仙境中,如梦如幻。虹桥站的艺术墙也别有设计,通过立体的浮雕壁画,展现中山码头、扬子饭店、中国国货银行等标志性地标。在这里,可以感受到5号线周边的历史文化。
乘坐5号线一路向南,到了光华门站,可以欣赏到“城墙门洞”的建筑美。光华门站是双柱站,在设计上提取周边南京明城墙和城门元素,巧妙地融入车站中间特色区的形态构造之中。车站拱形顶部高达4.3米,使站厅显得空间开阔,让乘客仿佛置身于一连串城墙门洞的序列里,深切感受到线路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厚重的历史。
【克服难点】
5号线地质条件复杂,堪称“地质博物馆”
5号线的全线贯通,进一步织密了南京南北向轨道交通线网。众所周知,5号线在建设期间面临诸多困难。贯通当天,南京地铁建设公司五号线工程管理处副处长马西峰介绍,5号线面临的地质条件堪称“地质博物馆”级别的复杂。“线路穿越岗地、秦淮河漫滩、古河道漫滩及长江漫滩等多种地貌单元,岩层、砂层、卵石层、黏土层相互交错,形成复杂多变的地质结构。”他称,在施工阶段,通过采用超前加固、主动隔离、支撑轴力自动补偿系统和自动化监测等创新技术,实现了零变形、零干扰连通运营换乘车站。
马西峰举例介绍,5号线五台山站采用站台叠落形式,应对复杂环境特点;上海路站、云南路站采用明挖、盖挖和暗挖等多种工法,顺利解决管线协调和迁改难题;虹桥站采用无柱车站减小对周边文物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5号线建设在盾构零扰动下穿越运营1号线,三山街站-朝天宫站区间先后4次穿越既有地铁1号线,最近距离约3.7米。既有1号线位于粉砂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层中,5号线隧道主要位于粉砂层中,盾构穿越风险大。“我们采用穿越前期提前对既有隧道实施洞内预备微扰动注浆、钢环与拉条加固、穿越期间克泥效同步压注、穿越后二次注浆等工艺,确保沉降达标、运营安全、风险受控,顺利完成南京地铁首次轨道交通盾构下穿既有运营隧道。”马西峰说。
【线网变化】
全线贯通后,5号线采用大小交路运行
随着5号线的全线贯通,南京地铁运营规模扩容,13条已开通线路的运营里程由484公里增加至508公里,车站总数由234座增加至255座。
5号线起于吉印大道站,终至方家营站,是南北向贯穿主城的骨干线。5号线全长37.4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地下车站30座。众所周知,地铁5号线是分段开通运营的。在2024年的3月31日,5号线南段通车。南段长12.9公里,设车站9座,当时开通的是吉印大道站至文靖路站。时隔一年多,5号线北段开通,实现了全线贯通,大家可以从头坐到尾啦。目前,5号线全线有8座换乘站。其中,在三山街站、竹山路站与地铁1号线换乘,在上海路站与地铁2号线换乘,在夫子庙站、诚信大道站与地铁3号线换乘,在云南路站与地铁4号线换乘,在福建路站与既有7号线换乘,在吉印大道站与S1号线换乘。
开通运营初期,5号线在工作日早晚高峰采用大、小交路运行。其中大交路为吉印大道站至方家营站,小交路为科宁路站至方家营站。其他时段及周末,5号线采用吉印大道站至方家营站单一交路运行。吉印大道往方家营方向于吉印大道站和神机营站设首班车,方家营往吉印大道方向于方家营站和文靖路站设首班车,首班车发车时间维持6:00不变。周日至周四两端末班车发车时间为23:00,周五至周六组织常态化延时,两端末班车发车时间为23:30。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刘伟娟 刘赟/文 吉星/摄